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會老,養老服務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盼、增加幸福指數的重要民生事項。2月13日,記者從“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”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2022年,全省673個街道全部實現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,7334個社區全部實現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,4個試點城市完成了10534戶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,智慧養老平臺已錄入1718萬老年人信息,完成了“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”省民生實事任務,是養老服務工作發展最快的一年。
河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孟令武在發布會上介紹,2022年我省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用地、用房、資金等要素供給。將人均養老用地標準由原來的0.1平方米提高至不低于0.2平方米。積極落實社區養老用房規劃、建設、驗收、交付“四同步”要求。探索“養老+重殘”“養老+醫療”“養老+教育”等融合建設模式,全省共謀劃516個重殘與養老融合項目,其中商丘市整合建設用地1920畝,建成了重殘與養老融合設施174家。多方拓寬融資渠道,爭取省以上財政投入22.5億元,獲批養老服務專項債56.9億元,抓住國家在5個省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的重大機遇,獲批貸款14.1億元。全省已有28個市級、88個縣級平臺公司作為養老服務重點項目統貸平臺,形成了多元投資合力。
通過新建小區配建、老舊小區統籌建設和閑置資源盤活改建,全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成面積達到418.7萬平方米,僅2017年以來審批的新建小區項目就同步規劃養老設施278處、建成面積16.5萬平方米。全省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統一要求面積在2000平米左右、有50張以上托養床位,新增托養床位6萬張以上。
各地通過專業養老機構承接失能半失能老人托養功能,“以大帶小”運營街道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,由街道輻射帶動社區,再由社區延伸居家上門服務,形成有序銜接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鏈條,讓老年人期盼的“15分鐘”養老服務圈看得見、摸得著。
全省各地都建成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,養老機構基本信息通過供需發布平臺提供,實現養老服務“一張圖”。各地積極探索智能養老服務,如,開封市通過平臺推行智能呼叫、線上派單、遠程監護等服務,入網服務商865家,開展服務37萬人次。
積極探索醫養康養融合、“養老+行業”融合、公建民營等運營服務模式,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、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,也帶動了社會資本參與熱情。全省連鎖運營30個網點以上的養老服務企業達到8個,床位超過500張的企業達到6個,首次評出18家四星級養老機構,41家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基地,市場活力持續激發。
下一步,河南省民政廳將促進服務設施延伸。對新增街道、社區和新建小區同步配建養老設施,完成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,推進200個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,建成50個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。
深化多元融資拓展。切實履行保障基本養老服務、引導發展普惠養老服務的職責,加大項目儲備,引導銀企對接,用好金融工具,用活市場機制,吸納社會資本,形成投資合力。
推動產業融合發展。鼓勵物業、家政、醫療、文旅、體育、地產等行業融合發展養老產業,豐富養老業態,滿足老年人多樣化、個性化需求。
支持人才建設提速。完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、使用、評價、激勵措施,充分依托養老服務人才基地,加大培養培訓力度,舉辦養老服務技能大賽,吸納新增勞動力進入養老服務行業,打造“河南護工”品牌。
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。河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孟令武表示,省民政廳將緊緊圍繞“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”,在推進高品質普惠養老服務上持續發力,久久為功,讓更多老年人在“家門口”和“家里面”獲得更有溫度的養老服務,讓每位老年人都能擁有最美夕陽紅。
河南手機報記者 閆文瑞
來源:河南手機報
聲明:本網站部分的文章、圖片及材料來源于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撤刪,謝謝!
養老院系統 http://www.ichliebefrankfurt.com/ylyxt/
感謝您的關注,詳細產品內容,可撥打北京慧美鑫業科技有限公司客服電話:010-64484490進行資詢。更多資訊,敬請掃碼關注我公司微信公眾號:
慧于精工、美自創新
全國服務熱線
010-64484490
?13601076290